Introduction
時間飛逝,2014年一晃眼就過完了。回顧2014年,全球經濟局勢逐漸復甦,歐洲停止衰退,美國經濟活動回升,受到美國頁岩油的技術革命成功,全球產油結構變動,油價下跌,美元逐漸走強,但反觀日本,日幣不斷的貶值,以及消費稅的衝擊下,使得日本市場停滯不前,也刺激著全球出口日本的業者的神經。
每年,本刊的春季版會針對過去一年來台灣蘭花產業的發展狀況,經由產官學研各界先進前輩,與我們討論分享不同的觀點,並給我們的指正,加上協會所蒐集的基礎數據為依據,簡單的分析而發表了「淺談台灣蘭花產業現況」這一篇報導。數據是由財政部關稅總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提供經本會整理分析,而彙整而成具參考價值的資料,資料的分析,可分成三大部分「收集」、「整理」、與「判讀」,對於判讀,我們非專業分析者,僅能就我們對產業的認知以及在手的數據,做最真實的呈現與論述,提供給台灣蘭花產業界,亦或是全球對於台灣蘭花產業有興趣者作為參考。
Table of contents
根據關稅總局的統計資料,2014年的出口花卉總額破2億元大關,到達2億428萬美元,而蘭花的項目就佔了出口近73%,蝴蝶蘭又佔了全部的65.54%,足見在台灣的花卉產業中,蘭花可說是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比去年的數據之下,蘭花在2014年跟2013年成長了1551萬美元,出口金額達1億8348萬元,而在蘭花的出口,蝴蝶蘭佔72.97%,金額1億3389萬元,其次為蘭花瓶苗、文心蘭、國蘭及其他蘭屬。
2014 年市場雖然不被看好,台灣蘭花出口仍然交出一張成長的成績單。總體蘭花出口金額成長了10.34%,各蘭屬也有小幅的成長,蝴蝶蘭跟去年相比,產值成長13%,近年來,對於景氣低迷全球市場,台灣蝴蝶蘭栽培面積不斷的增加,也不禁擔心產業的投資是否過度膨脹,造成銷售上的瓶頸。現在回頭來看,蝴蝶蘭呈現二位數的成長,顯示仍是目前盆花類具競爭的品項,買氣仍然強勁並逐年成長,不過由於美國檢疫方式的改變,各個國家檢疫通關的變化,以及新興市場,如:巴西,的市場的開通,全球蘭花市場的變化我們仍須密切關注。
回顧2014年,美國仍然是台灣出口最為重要的國家,每年有大量的蝴蝶蘭苗以海運貨櫃的形式輸入美國,加上排名第九名的加拿大,北美市場是為我國出口的重要地區。日本由於有文心蘭切花的穩定供貨,加上品質優良穩定的蝴蝶蘭苗,還有蝴蝶蘭切花,穩居第二的位置,第三名的荷蘭跟第四名的南韓,出口貨源穩定成長。值得關注的是,躍上第五名位置的越南,當地的市場需求增加,另外,由台灣引入栽種而再出口販售到鄰近國家的數量,是否與我們造成競爭關係,值得我們後續關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輸澳洲的蝴蝶蘭數量明顯的增加,而業者也願意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輸入,使得輸澳成果逐豐碩,為我國蝴蝶蘭市場,繼蝴蝶蘭輸美國後,樹立新的市場開拓標竿。
另外,在植株(含瓶苗)的出口數量上,整體也有近7%的成長,不過,主要還是以蝴蝶蘭屬成長最多,占13%,其餘蘭屬大都呈現衰退現象。
走過2014,邁入2015年之際,蘭花產業還是面臨諸多挑戰,對內不僅要提升生產管理上的優化產程,對外更要面對國際形式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例如:日幣眨值、美國西岸港口的勞資談判,所造成的港口癱瘓與越南油品事件,間接影響台灣蘭花出口的阻礙等問題,也正考驗台灣蘭花產業的風險管理能力。而目前這些國家都位居我國蘭花出口的前幾位,實不容小覷,此波的影響勢必會對國內業者產生一些衝擊,如何透過政府與產業間的合作與共識來共同面對與破除出口的障礙,也是台灣蘭花產業需積極面對的課題。
過去數年產官學通盤的努力,在今年2015年初,台灣蝴蝶蘭可望直接輸入巴西,苗株可直通附帶介質,不必再經由第三地轉單轉運。在未來的幾年,巴西是值得觀察的一個國家,台灣對巴西的貿易會更加的頻繁,加劇台灣的生產栽培面積漸漸成長,畢竟投入生產,最中仍是需要把貨品銷售出來,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
感謝防檢局出口資料株數的提供,以及關稅總局的出口金額,讓我們對於台灣出口有一個通盤的了解,並加以比對分析,呈現我國蘭花產業的真實樣貌。另外,協會的致力於收集各國的農業進出口資料,希望可以透過交叉比對,讓本國業者可以知悉國際情勢,有助於國內的生產銷售進行生產銷售策略的擬定,多一分準備,就有多一分勝算,期望將來可以建構事先預警的機制,將對於產能的調節做到最盡善盡美的安排,達到上中下游穩定且密切的關係。
過去以來,我們不斷的強調品種的優勢,其實,在品種的優勢底下襯托而出是整體產業的精進。從技術的提升、設備的改善以至於人才的專業度,完整的產業價值鏈使得蘭花栽種的技術成熟和品種良率高並品質優良,而在現在市場如此競爭之下,產業各個環節的價值變得相當的重要,如何吸引對蘭花有興趣的買家,從品種、設備、技術、服務一連串的無縫接軌,將台灣蘭花產業整場輸出,將是我國蘭花發展的契機。
Images
Files
Source
Date: 2015-07-23 14:03, source: 2015台灣蘭訊春季板